让我们和时间一起奔跑
发布时间:2006-09-30 14:27:22
来源:中企动力

凉凉的秋风,把时间送到了九月,同时也把收获送到了中企动力-----深圳分公司迎来了乔迁之喜,广东区第一个实现了区域过亿,中企动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走过了七年风雨历程。

九月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它只是个时间的节点,在这个节点前,中企走过了七年的辉煌,但是辉煌只代表过去,随着时间飞逝,这个节点会很快会像尘埃一样被宇宙吞噬。如果我们不想被吞噬,那么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九月这个时间的节点,不能留恋七年前的鲜花和掌声, 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的难关要攻克,我们只能和时间一起奔跑!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互联网在不断地普及,市场也在不断地成熟。我们所面临的客户已经不再是游离于互联网之外的门外汉,对于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和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更加强大,除了有IBMHP等国外的IT巨头的介入,本土IT企业内部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适应中国IT市场这种质的变化,中国的IT企业也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面对这样的转变我们中企人应该怎样应战呢?

916周年庆典上,先生和俞总再一次提出以业务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意义深远、语重心长。中企动力是一棵松树,而客户就是中企植根的土壤,土壤中的水份和营养让我们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如果离开了土壤,我们很快就会变成一堆枯枝败叶,因此我们的任何工作都要以客户为导向。怎样对待客户,怎样满足客户的需求,怎样跟客户建立关系以及怎样维护客户关系,成了我们未来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需要中企动力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

一个企业的目标划要细分成每个部门的目标,每个部门的目标又要细分成部门内部每个人的目标,虽然部门和个人的分工各有不同,但是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我们在给个人足够发挥空间的同时,更要强调团队的力量。一项战略计划最终是要靠公司这样一个团队来实现的,而不是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中企也是这样。作为相对具体、更加清晰的运营计划,更是要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人来执行完成的。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执行计划时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又是公司团队的一员,又应该对团队负责。然而,有的员工认为,要照顾团队的利益,自己的工作就要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要对团队负责,就不能对自己负责。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执行任务时各行其是,拒绝协作,眼看着同事需要帮助,却置之不理,当同事求助时,又装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这种思想蔓延到一个部门,就是各自为政,为了部门利益而不惜推诿、扯皮,甚至牵制对方,使得执行本来是行驶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结果硬是挤到了一条羊肠小道上,甚至逼到了悬崖边上。实际上,对团队负责和对自己负责并不矛盾。一个人只有对团队负责,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与团队的工作方向不相违背,才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扯团队的后腿,才不会白做无用功,费力不少却对公司没一点用处。如果你完成一项工作后,对于公司整个计划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因为你而影响到组织执行力的发挥,那你称得上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吗?显然不是,应该是失职,严重了就是渎职。所以,对团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调查,说很多企业都可以印证这样一个法则:10%的人在做正确的事且正确的做事,55%的人正在做正确的事但并没有正确的做事,25%的人正在正确的做事但并没有做正确的事,10%的人既没有做正确的事也没有正确的做事,他们在为别人制造工作,在负效劳动.中企是不是也印证了这个法则,我想我们都无权评说,但做为中企的成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并判断自己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总部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我们应该经常反思:我这样做是正确的吗?我能坚持每次都正确吗?我们为之努力工作的事是正确的吗?我们有否做不该我们做的事?我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了吗?有否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我是否人云亦云?我是否老是只是按领导意图做事?正如社论所说: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七年中企动力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七年中企动力收获了很多;然而在今天公司各方面都还需要逐步完善,我们的战略思路还需要调整,我们公司内部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优化,我们的团队还有很大的打造空间,我们的企业形象还需要进一步的树立。

让我们记住领导的教导:我们取得的短暂成功最多只能给自已三分钟的庆祝时间。大家应该更多的去理性思考,研究我们现在和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没有时间停歇,只能和时间一起奔跑!

TOP